本词条缺少信息栏、名片图,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,还能快速升级,赶紧来编辑吧!
目录
货币价值审计货币价值审计的概念
编辑2.审计前具有高质量的提纲。调查提纲由国家审计署的处级单位提出并报经批准。编写调查提纲从经济、效率、效果出发,内容分为问题、评价和解释三部分。要求简单明确,每份提纲只许写1000——2000字。通过审计,调查提纲的问题必须得到答复。[1]
6.重大问题使用特别问题调查表。调查表的内容分事实、批评意见和解释三部分。审计中发现重大问题须列入特别问题调查表,交被查单位负责人核实,并对批评意见表示态度。此表的作用一方面是澄清事实,另一方面表示这些问题将在国会公开,国会将可能对被查单位负责人提出质问,让他们有所准备。[1]
货币价值审计货币价值审计的产生和发展
编辑货币价值审计是近二、三十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审计。货币价值一词起源于英国,英国议会在审查预算时,议员们要削减某项开支,经常质询政府开支这笔款项是否值得,也就是追问货币价值(VatueForMoney),于是货币价值一词成为议会的常用术语。后来,美国、瑞典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在政府部门和非盈利组织中也应用货币价值审计。[1]
货币价值审计的产生原因有几个方面:
1.政府开支急剧增长,各企业和公众的税收负担沉重,普遍要求审计开支是否合理;
2.公共事务越来越复杂,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官僚主义的危险;
3.非盈利机构缺乏竞争机制,管理不善;
4.审计理论和实践冲破了传统的财务审计,扩大了审计的范围。
货币价值审计货币价值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
编辑货币价值审计的推广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因为货币价值审计难度较大,需要对被审单位的情况有透彻的了解。审计机关应有专门人员负责被审单位的档案管理,随时收集和积累资料。负责货币价值审计的人员应该做到:[1]
1.了解被审单位的各项制度.工作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;
2.随时了解由于政策变化而发生的新情况;
3.经常搜集被审单位的各种情况资料,对会计报表要作必要的摘录;
4.发现任何铺张浪费和制度方面的漏洞,应向上级审计机关汇报;
5.注意从文件档案中找出审计重点。
词条标签: